资源详情

孔子和学生 教学设计2

文件格式:DOC 上传网友:顾*君
文件大小:46K    3页 上传时间:2017-08
免费下载
《孔子和学生》教学设计
教学目的:   1.基础知识:通过学习课文,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、词语。   2.基本技能: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;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;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,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。   3.思想教育: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,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:   1.理解“有教无类”、“因材施教”的含义。   2.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。
教具准备:
多媒体电脑、课件
教学时间:
1课时
教学过程:   一、导入新课:   1.(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)同学们,认识这个人吗?(板书:孔子)你们了解孔子吗?   2.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。   3.教师补充资料: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,后人为了纪念他,专门修建了孔庙。(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)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,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。   4.补充课题,齐读课题。   二、初读课文   1.自由朗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把句子读通顺。   2.课件出示词语,检查读音情况。   3.指名朗读,要求:仔细听,有没有读错的地方;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。   4.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?(课件出示: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)点明颜回、子贡、子路、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。   5.快速默读课文,画出不懂的问题。   6.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。   三、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。   1.通过读课文,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   2.教师随机板书:(可能有以下的认识)  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 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  四、教师因势利导,深化对孔子的认识,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。   (一)、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。   1.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?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。   2.说说看,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?   3.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?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。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:   当时,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,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,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。  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、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,所以他门下的学生,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。   4.小结: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你们再来读读书,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。(板写:有教无类)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,不管贫穷或富裕,不管聪明或愚笨,他都乐意收做学生。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!   (二)、第二、三段的学习   1.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,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?   (1)指名读第二自然段。   (2)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?   小结: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,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!   (3)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?(课件出示四句话)⑷、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。   2.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,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?(第三自然段)   (1)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,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,现在可以提出来。    引导学生弄懂“变通”、“和颜悦色”、“谦厚”等词语的意思。   (2)同学们,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,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?   (3)小结:的确如同学们所说,孔子这么了解学生,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。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,那就是“因材施教”。(板写:因材施教)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,发挥学生的优势,改进学生的不足。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,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,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。   3.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。   (1)指导朗读,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?   (2)指名分角色朗读。   (3)练习朗读二、三自然段。   4.(课件出示句子:子夏点头称是,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。)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,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。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?   5.小结: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,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,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,影响了中国的教育。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。(板写:万世先师)   6.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。   7.(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)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,你会对他说些什么?   五、课外拓展。   1.(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)  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  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   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   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   2.全班齐读。   3.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《论语》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《孔子胜迹图》。